我省大熊猫保护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    作者:袁峰晓       发布时间:2017-07-10     浏览量:

      2016年12月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体制将进入一个新的模式,对大熊猫的保护将更加重视。
      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国家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目前大熊猫栖息地质量退化、碎片化明显,全国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为33个局域种群,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为5个局域种群,其中4个种群具有高度灭绝风险,受人为活动影响,甘肃各大熊猫栖息地不同程度面临着萎缩和破碎化的风险。为了将大熊猫栖息地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促进各栖息地斑块间的融合,增进大熊猫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实现各区域大熊猫种群间的交流,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对维持大熊猫稳定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生态保护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整合大熊猫栖息地,将不同管理体系及体制、不同类型保护地统一规划、统一保护和统一管理,创新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对与大熊猫伴生的8000多种珍稀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大熊猫公园最大的特点是保护面积更大、保护力更强、栖息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更高。在此基础上,可恢复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联系,扩展大熊猫生存空间。同时,大熊猫国家公园由原来“三区”严格意义的保护转化为“四区”管理,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保护模式,将扩大生态保护、扶贫开发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生态体验和社区环境教育,促进社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根据我国野生大熊猫的局域种群状况、生活习性及其地理分布,国家大熊猫公园划分为四川岷山片区、四川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秦岭片区和甘肃白水江片区四个试点区域。甘肃白水江片区是由白水江保护区连接西北的文县岷堡沟林场,东面的洛塘林场、裕河自然保护区构成,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野生大熊猫数量111只。白水江保护区是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也是国家大熊猫公园甘肃白水江片区主体组成部分,其面积和大熊猫数量分别占片区总量的71.5%和99.1%。
      根据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和利用现状、居民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在我国是个新型保护类型,计划2017年完成试点工作,2020年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开始运行。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完成建设工作是目前摆在我省、我区的难点所在,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按照我们当前的现状来摸索。由于涉及到四个单位的统筹共建,我认为首先要在省级层面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指导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实施方案和2017年工作要点的要求,上报编制和机构设置,协调编制国家大熊猫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并指导我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单位做好基础数据收集,以及各功能区划的落界工作;其次,开展同级对话,统筹试点准备工作及提出相关规划编制的建议和意见,各建设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务必责任、任务到人,在公园建设期间,我们还要强化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社区的安全管理,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我想说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是白水江保护区发展的良好机遇,更为甘肃大熊猫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平台!我们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结合甘肃的实际,上下齐心、全力以赴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让甘肃的大熊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