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源

文章来源:    作者:白水江       发布时间:2015-03-31     浏览量: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摩天岭北坡,动物区系为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区内西高、东低、地势落差极为明显,最高海拔4072米,最低海拔595米。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珍贵性。动物种类丰富,过渡性明显,垂直性显著,许多东洋界小型兽类仅分布在低海拔的东部地区,而大型兽类多分布在中高海拔区。低海拔地区的动物组成较中高海拔区的动物丰富,但珍稀经济价值高的兽类没有高海拔地区的丰富。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区内485种中,东洋界占总数的46.04%;古北界占总数的35.40%;广布种占总数的18.56%;分别隶属32目98科273属,占甘肃脊椎动物总数的65.46%。

兽类7目28科59属77种,占全省兽类总种数178种和亚种的43.3%,占全国总种数509种的15.1%。其中东洋界和古北界分别为36种和25种,广布种两界16种。


鸟类16目43科130属275种,其中古北界109种,东洋界98种,广布种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雉鹑、绿尾虹雉、金雕等四种,二级24种,列入《中国候鸟保护协定》的47种)。


两栖动物2目8科14属28种,其中甘肃新记录8种,东洋界成份占总数的78.75%;古北界成份占14.28%;广布种占7.14%。代表种有大鲵、文县疣螈、北方山溪鲵。


爬行类7目11科23属37种,其中甘肃新记录2种,保护区新记录2种,东洋界成份占81%,古北界成份占14.28%,广布种占5%。


鱼类4目8科47属68种,占甘肃鱼类总科数的75%,总属数的70%,总种数的60%,甘肃新记录5种。代表种有中华鰟鮍、四川裂腹鱼。


蜘蛛类195种,隶属29科2亚目94属,其中新种11种,单性发现2种,省内新记录114种,东洋界47种,古北界36种,广布种为88种。代表有甘肃花蟹蛛、文花蛛、文县猎蛛。昆虫隶属32目,206科,1961属,2875种。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绿尾虹雉、金雕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41种,其中兽类15种,鸟类24种,两栖类2种,省级保护6种。这充分显示了白水江地区动物的丰富组成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一处难得的生物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