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 找回保护区的美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银燕       发布时间:2018-05-18     浏览量:

10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地震灾区多个自然保护区损毁严重。10年过去,经过不懈努力,震区大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修复。

日前,记者走进当时地处重灾区的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当年同样处于地震重灾区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站长陈继祥介绍,地震中,保护区下设的7个保护站不同程度受损,林区巡山道路毁坏。地震后,保护区受损道路和设施、保护站房屋得到修缮。2014年,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向国家林业局申请专项资金600万余元,维修打通全区巡护监测基础差的路段,为野外巡护提供便利

白水江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白水江保护区的林地林线前移300米至600米,野生动物栖息地进一步扩大。据了解,白水江保护区现有天保森林管护面积已达215.66万亩。

如今,这里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走廊了。

在白水江保护区,今年5月2日,工作人员发现,2017年底至今,多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妈妈带着幼仔活动的画面,这意味着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添加了新的成员,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白水江管理局对保护区92条固定样线实行定期监测,对20条随机样线随时巡护,把保护、监测、科研有机结合,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年至2014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保护区已有大熊猫110只。与此同时,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熊猫的伴生动物种类、数量都比较好,同一个栖息地生存着这么多动物,说明这片栖息地非常棒。白水江保护区丹堡河保护站站长马涛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1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