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举办文县瑶螈志愿者科考活动

文章来源:保护局    作者:文/滕继荣 图/科学志愿者团队       发布时间:2023-05-15     浏览量:

2023年5月10日至14日,在蔚来CleanParks项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分局圆满完成文县瑶螈公民科学志愿者考察活动,白水江分局副局长刘万年带领碧口保护站和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活动。 

1.jpg

                                             

文县瑶螈俗称山娃娃鱼,隶属有尾目、蝾螈科、瑶螈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1984年在甘肃文县白水江分局首先发现而得名。仅在甘肃文县,四川青川、重庆奉节、贵州雷山等狭小地域内发现该动物实体活动,是典型的狭域分布物种。文县瑶螈数量稀少,野外难以发现。加之研究贫乏,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2006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IS)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定为易危(VU)级,生活在海拔900-1300米的山地和水塘中,其模式产地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李子坝社区。

2.jpg

虽然在2005-2009年,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白水江分局科学技术人员在李子坝开展过文县瑶螈栖息地调查和生态观察研究,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和资料。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为了更全面了解李子坝文县瑶螈的种群数量、种群分布以及栖息地生境的变化情况,白水江分局与蔚来、北京山水保护中心一起面向社会招募了10名公民科学志愿者参与科学考察。

4.jpg

5月10日,所有志愿者聚集在李子坝村参加了科考活动的启动仪式,并进行了专业培训和预调查。11—13日实地调查全面拉开序幕,调查按区域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名向导、一名组织员和两名志愿者组成,两名专业摄像人员随机跟组拍摄,调查通过社区访谈和野外实地踏查的方式开展。依据文县瑶螈主要晚上活动的习性,调查分为上午访谈并确定调查区域,下午进行路线踏查和生境调查,晚上开展文县瑶螈数量统计和抽样测量记录并小结交流的调查策略。本次调查共查明18个文县瑶螈繁殖场,其中有3个繁殖场的个体数量达到20只以上,发现产卵点3处,产卵数量达400余枚,幼螈孵化场一处,基本摸清了李子坝范围内文县瑶螈的活动区域、种群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3.jpg

13日下午到晚间,全体志愿者与白水江分局代表、李子坝村代表、蔚来和山水官员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和座谈,并开展了一次自然教育体验活动。座谈中,大家畅所欲言,对这次科学考察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次看得见、摸得着,具有非常重要的和实际意义的公民科学志愿者考察活动,并非是消耗大众资源举办的高级秀场。

在14日志愿者科考活动的闭幕式上,蔚来、北京山水保护中心和白水江分局为参加科考的志愿者发放了志愿者证书。活动结束时,大家对这片美丽的土地、热情的村民、珍稀动植物和同甘共苦的科考伙伴表现出了深深的眷恋。

86555eb3d0ea80f2342f9ca29a254b6.jpg

这次由公民志愿者为主的科考活动圆满完成,为白水江分局开展类似的科考或者公众教育体验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更多的人参与国家公园工作提供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和自然保护意识,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公园,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