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江保护局高度重视基层站危房改造工作,采取措施强力予以推进,目前已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由于各保护站地处交通不便、山大沟深的陇南偏远山区,部分站房兴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加之年代久远,站房墙体多处开裂,房顶漏雨,遇大雨时,走廓过道更是水流四处横串,给职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5年,白水江保护局把基层危房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全力加大对危房改造力度,多次到基层各站察看站房办公场所情况,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一是加强领导。把基层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二是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管理局组织有关人员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切实掌握各保护站住房现状、危房数量,有针对性的拟定推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管理局以便作出有效决策。三是认真进行技术指导。安排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对各保护站住房建设改造施工现场定期进行巡查,保证了危房改造质量与水平。四是强化工作进度督导。不定期、不定时对全局各保护站工作进度进行督查,通报工作情况,有效促进了危房改造。五是加强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强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督查督办,确保项目按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区各保护站完成危房改造面积1100多平米,站容站貌焕然一新,全部实现“三有”标准(有网络、有电视、有热水)。
白水江保护局基层危房改造的全面完成,为基层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全力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